吞鼠的和尚-慧远
- 索引:427
- 发布时间:2018/1/18 9:42:00
- 点击次数:
- 加入收藏
慧远,是一个资浅位卑的小和尚,每天除了念经外,还要为寺庙的和尚们劈柴生火煮饭,也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伙夫,但他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。
这天,他照常五更早起,生火淘米,煮好了一大锅粥。锅底的火还未烬,粥还在翻滚,他怕粥溢出来,习惯性地将大木勺反扣在锅沿上撑着锅盖。当钟声响起,和尚们陆续向厨房奔来时,慧远打开了锅盖,而锅里的情景让他吃了一惊。“啊!”原来锅里跳进了一只老鼠。
他急忙拿起勺子,一下舀起了老鼠,一扭身抓出老鼠送进了嘴里。
粥是滚烫的,老鼠是滚热的。当他低着头硬硬地将老鼠吞下去的时候,舌头和两腮都起了泡烂的皮。当众和尚在厨窗下排好队等待盛粥时,慧远擦去了被烫出的眼泪,转身同往常一样若无其事地给和尚们打粥。
没有想到,这一幕被路过厨房后窗的老方丈看了个精细明白。
晚上,慧远被老方丈叫去。问起吞鼠一事,慧远惊慌地双膝下跪:“师父,弟子------”
方丈上前双手将慧远搀起,说:“师父没有责备你的意思,只是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
“师父,在这兵荒马乱连年灾荒的年月,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。为了庙上百多号人不饿肚皮,您老人家东奔西走,操尽了心血,假如这只该死的老鼠一旦被师兄弟们发现,我本人受责罚倒是小事,这几十斤粮食的一锅粥不就全浪费掉了,多可惜呀!我吞下这只老鼠是苦了点,难了点,但那只是我一个人承受,却能换来全庙的平安无事,我觉得值!”
方丈听后连连点头。
两年后,掌管庙中经济财务的老僧圆寂,慧远被提升为庙中掌管经济财物的主事。
常言说得好:有多大的庙宇,就有多大的方丈。站在芝麻大的地盘上,就有针尖在的权利和利益的斗争。慧远的破格提拔在庙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。要知道这个位子是所有和尚都垂涎的,甚至有些老和尚忍屈受辱等了一辈子,就盼着有一天能得到它,这一天终于盼到了,没想到却被一个资浅位卑的伙夫蛋子坐上了,众人愤愤不平。于是乎,怒气冲冲结伙找到了老方丈,责问慧远一个伙夫蛋子凭什么就当上了主事?老方丈坦然答曰:“因为他能识大体,顾大局。”
“识大体,顾大局”仅仅只有六个字,可要做到这六个字却很不容易,顾大局的前提,是识大体,比别人站得高,因为只有站得高,才能看得远看得清,才能观其全貌。一个自私自利、心胸狭窄,一事当先,先替自己打算,处处事事总以“我”字为核心划圆圈、鼠目寸光的人,是永远也识不了大体的。能识大体的人,必须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和一定层次上的人。
如果说识大体是一个层次,那么顾大局就是一个境界了。能识得大体的人,未必都能顾全大局,因为顾全大局需要付出代价,作出牺牲,而牺牲的不仅仅是利益,有时甚至是生命。一个斤斤计较,处处以个人利益为重,为捞取自己的一丁点私利,精于算计,不择手段,甚至去干损害他人的事。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,而不惜损坏集体或别人大于十倍、百倍,甚至是千倍的利益,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,这种人是永远也不会去顾大局的。
既能识得大体,又能顾全大局的人,是一个高尚的人。他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维护集体利益的高度自觉性,同时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。这与那些见利忘义,为小利而拼命为集体利益而退缩的小人相比,堪称伟大,堪称高尚!